經過近一年忙碌而又緊張編排、反復校對、最終確定、排版印刷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之后,由清硯譜社承制的亭子港張氏宗譜近日圓滿完成。
千鈞弓力落筆狂顛尊草圣,萬里長空持矛勇猛報桃園。
亭子港張氏屬于吳郡張氏,出自唐朝張旭之后,張旭任常熟尉,官至唐金吾長史,后世尊稱他為“草圣”,草圣堂因他而得名。宗譜是以張萬十為第一世,六世祖張忠從常熟遷居無錫延祥鄉(xiāng)花園里(今屬揚名街道),十世祖張春從無錫花園里遷居江陰東鄉(xiāng)亭子港東岸(今周莊鎮(zhèn)陶城村張家巷),后世子孫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傳至十三世分五房,大房孟陽公、二房孟高公、三房孟會公、四房孟容公、五房孟常公。除此之外,如葫橋支、崇明支、忠獻公派都是后來靠入草圣堂來的。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創(chuàng)修張氏大通宗譜。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專修亭子港春公一派,民國三十六年(1947)為二修,第三次修訂僅修四房孟容公派,本屆為四修,張氏宗譜統(tǒng)修。
新修訂的張氏宗譜為30卷,按照大房孟陽公、二房孟高公、三房孟會公、四房孟容公、五房孟常公以及葫橋支、崇明支、忠獻公派的各世系圖和世表來完成。
本次修訂最大亮點為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色封面,而是以藏青色為基調嵌入張氏圖騰。張姓圖騰,張姓是炎帝共工氏的文明創(chuàng)造的圖騰標志。它的本義并不是長長弓箭。“弓”實際上代表蓋天圖,一般作天穹的“穹”。“鉞”是模仿其形狀而來。共工氏是張氏的始祖,遠古三苗之一柯烏耶勞的嫡傳。張像一個人手持蓋天圖。他手中所握的“弓”表示日升湯谷經中高天落入禺谷的形象符號,“弦”為地平線,代表日夜的分界線。日夜兩個蓋天圖和起來就是渾天圖,代表一整天。這一設計清硯譜社設計部的一大創(chuàng)新,得到了張氏后人的一致好評。
張氏圖騰
家譜是家族基本世系情況特別是家規(guī)家訓、家族文化、先輩優(yōu)秀事跡的檔案載體,本次修訂的圓滿完成凝聚了張氏后人的無限熱情和努力,作為第二次承制張氏宗譜的清硯譜社感到十分榮幸,祝愿張氏家族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