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檔案局公布了2012年江蘇省珍貴檔案文獻評審結果,江陰市檔案局選送的《梧塍徐氏宗譜》列入《江蘇省珍貴檔案文獻名錄》。這部民國丙戌年(1946年)重修的《梧塍徐氏宗譜》因為載有徐霞客這位正史無傳的偉人,而且提供了他完整詳盡的家世資料,為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日前,徐霞客宗親、梧塍徐氏二十七世徐明芳先生找到記者,講述了《梧塍徐氏宗譜》發(fā)現(xiàn)、重修的經過,并希望能通過本報幫助尋訪到無錫長安橋東賀巷上及南門塔潭下的徐氏宗親。
施耐庵傳說與多次尋譜
江陰曾兩次尋找梧塍徐氏宗譜。第一次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與當時古典文學界考證《水滸傳》有關。據(jù)說在明弘冶、正德年間,施耐庵是梧塍即現(xiàn)在的江陰祝塘大宅里徐氏的家庭教師,在他執(zhí)教期間,著手寫了《水滸傳》。故書中有類似梧塍周圍的地名。又傳說正德年間,武宗南下私游,曾到過梧塍,正當梧塍徐氏營造大宅,在上梁時施耐庵巧對武宗。這些傳說在梧塍周圍的璜塘、長壽、云亭、周莊、馬鎮(zhèn)一帶廣為流傳。引起了研究《水滸傳》學者的注意。
據(jù)悉,當時北京來了個施耐庵調查組。他們在梧塍徐仁培家中看到了徐氏宗譜。臨走時借走了第五十一冊《家集》、第五十二冊《傳芳錄》。這兩冊是全譜的精華所在。事實上宗譜中并無施耐庵的片言只語記載。后來江陰文物調查組拿著借條到北京尋找當年的借閱者,可惜這位借書人在1957年被劃為右派后身不由己,兩冊文集遂下落不明。梧塍所藏徐氏宗譜也成了殘本。
另一次尋找梧塍徐氏宗譜的熱潮出現(xiàn)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又興起一陣《徐霞客游記》熱,為了考明作者生平、家世,許多研究者紛紛來到徐霞客故鄉(xiāng)、當時的江陰馬鎮(zhèn)南暘岐村,瞻仰故跡,了解遺事。徐霞客是梧塍徐氏的后裔,宗譜自然是有關這位偉人的最寶貴材料之一??上яR鎮(zhèn)鄉(xiāng)的徐氏后人所藏宗譜,在十年動亂中已經遺失,專家在修訂《徐霞客游記》時,亟望能一見徐氏宗譜。得悉祝塘徐仁培家中藏有此譜,便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仁專程至梧塍求訪,可惜只有徐氏殘本,但與此同時,還見到《光緒丁未譜》的殘本?!豆饩w丁未譜》是劫后余存轉入徐仁培手中的。面對兩部殘本,專家們有點失望,但深信此譜在江陰定能找到,尋譜工作仍繼續(xù)進行。
地主將宗譜轉移到貧民家
1984年,全國開展文物普查,江陰文物普查組再次將尋訪梧塍徐氏宗譜列為重點內容。當時的縣委領導還特地作了廣播講活,發(fā)動群眾幫助尋譜。不久,在周莊得到徐氏宗譜的線索。周莊文物普查組的工作人員選擇茶店酒肆作為重點了解宗譜的場所。一次,工作人員季先生在茶店向群眾說明尋找此譜的意義時,正巧有位曾參與過重修徐氏宗譜的徐氏族人在座,便主動提供尋譜線索。他認為當?shù)仉u籠山一帶的徐姓地主家中很可能藏有此譜。季先生根據(jù)此線索來到雞籠山,經過多方詢問調查,終于在徐兆福家中看到了徐氏宗譜。
徐兆福是位貧農,這部宗譜怎么會在他家里呢?原來,此譜是一位地主家中所藏,文革初起,徐氏地主怕被抄家,才把宗譜交給當時擔任民兵連長的徐兆福,這樣,這本宗譜才算免遭厄運。據(jù)稱,當時見到此譜時仍然不全。其中有關各分支世系表中,有兩冊為周莊后郭橋的徐姓后人借去,并在文革中遺失。雖然這兩冊并不重要,與徐霞客研究關系又不大,但為了使徐氏宗譜成為足本,又從祝塘鄉(xiāng)徐仁培保存的殘譜中借了兩冊,這樣便湊成了足本,使久已不見的梧塍徐氏宗譜珠還合浦。
入選江蘇省珍貴檔案文獻名錄
1998年4月,江陰市檔案館從徐氏第二十七世孫徐洪根處征集到珍藏的《梧塍徐氏宗譜》全套共52本60卷,是目前存世最完整的一套記載著徐霞客家世的宗譜,亦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徐霞客家史。該譜在老暘岐分南暘岐系圖中記載了第十七世宏祖號霞客本人的直系譜表。從第46卷冊起,記載了《舊傳輯略》、《志銘》、《傳文》、《題贈序記》等,是該譜精華所在。這套家譜所記錄的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因而此次入選江蘇省珍貴檔案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