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成人午夜福利视频网址,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无码

首頁 > 譜牒文化 > 尋祖訪祠 > 內(nèi)容

中沙禮嘉王氏宗祠簡介

人氣:466

  中沙禮嘉王氏宗祠(三槐堂)位于武進區(qū)禮嘉鎮(zhèn)魚池村,座北朝南,是典型的江南歇山式徽派建筑,占地147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862.8平方米,宗祠廣場475平方米。常州市和武進區(qū)文管部門專家對宗祠進行考察后認為,“在常武地區(qū)的現(xiàn)有的祠堂中,它的規(guī)模是比較大的,比較罕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008年2月26日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除瞿秋白故居外,是常州眾多祠堂中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沙禮嘉王氏宗祠,歷史比較悠久。據(jù)《周陳王氏宗譜》記載,中沙禮嘉王氏是周陳王氏是隨北宋南渡而來到武進禮嘉的。中沙周陳王氏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脈的后裔,而王旦的父親王祜(王晉公)曾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當初他曾“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大文豪蘇東坡收入《古文觀止》的名篇“三槐堂銘”說的就是這件事。以后,王氏子孫不論遷徙何處,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

  到武進區(qū)禮嘉鎮(zhèn)中沙周陳王氏的始遷祖是王真一,他來到這里后,發(fā)現(xiàn)這里民風淳樸,地沃物豐,風景如畫,決心定居在這里,后世子孫也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王氏后人都很勤勞,很快就適應了南方的氣候和勞作,在“小橋流水人家,杏花春雨江南”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財富。時間像流水一樣,王氏后人非常懷念自己的祖先,當有了一定的財力后,他們想到了修建宗祠,于是在明崇禎(1628-1644)年間開始了宗祠的修建,一開始限于財力,只修建了一進。當時選擇的建造地點也很有意思,在宗祠兩側各有一個池塘,是為魚的眼睛,還有兩條小河連通,族人稱之為魚的胡須。但那時的宗祠屋小地狹,到了清雍正(1723-1735)年間才補建了后面幾進,宗祠也蔚為大觀。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宗祠改建,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此次改建歷時8年,建屋四進,每進五間。宗祠也成為族人祭祖,追懷先人的莊嚴場所,至今已有近380年的歷史了?,F(xiàn)在村中老人還記得,每年清明冬至都要祭祀祖先,逢到家譜修繕成功的大喜事,更要吃祠堂酒,大天井里還要搭臺演戲,這就成了附近鄉(xiāng)村的節(jié)日,熱鬧情景就像魯迅筆下的《社戲》。新中國成立后,王氏宗祠先后作過魚池小學、村辦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用房,因而得以完好保存。

  王氏宗祠原為五楹四進,中間有一個大天井,是經(jīng)典的歇山式徽派建筑。歇山式建筑在我國古代運用很多,它指的是廟宇殿堂的屋頂形式,即在殿頂兩側的兩面坡截斷后立起一面墻,然后再形成一個斜坡。這樣建筑就有厚重感和縱深感,氣勢恢宏,美輪美奐。并且指導當?shù)卮_定了修復方案,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它的歷史原貌。

  王氏宗祠也受到過幾次“驚嚇”:1860年多支太平天國農(nóng)民軍過境,看到如此巍峨的宗祠也沒忍心燒毀,1937年12月常州淪陷,日本侵略軍面對如此威嚴的宗祠也感到畏懼,沒敢炸毀宗祠。1958年大躍進時,有一名鄉(xiāng)干部要把祖宗牌位扔出去,剛扔了幾塊,一陣風吹過嘴立即歪了。鄉(xiāng)親們私下里都說,祖宗顯靈了,懲罰惡人。這種說法,當然不足為憑,大約是冷風引起面癱?!拔母铩逼陂g,各地“造反”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禮嘉也不平靜,宗祠也經(jīng)受了風雨,但只是毀壞了磚雕木雕的人物形象和涂鴉了墻上精美的敷色線描壁畫,幸好幾十年風風雨雨多是大驚小險。基本保存完整的宗祠,就為以后的修復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

  王氏宗祠也與江南大儒錢振鍠結下不解之緣,錢振鍠(1875—1944),字夢鯨,號謫星,改號名山,又號庸人。他早年為文即有盛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以刑部主事,屢上書言事,均留中不用。面對腐敗的朝廷,他憤而辭官歸鄉(xiāng),開課授徒??箲?zhàn)初期,常州遭到日機狂轟濫炸,錢振鍠弟子陸仲卿,在離城三十多里的禮嘉橋,雇船來接其全家去暫避。在禮嘉他就住在王氏宗祠里,每日讀書寫字,也為祖國的前途而憂心忡忡。

  2006年8月王氏族人王文浩、王凱、王明昌等發(fā)起第十次續(xù)修家譜及修復宗祠。邀請常州著名古建專家指導,常州園林建設總公司設計,該單位曾主持設計過武進橫山大林寺、清涼寺、張?zhí)坠示?、淹城遺址保護性開發(fā)項目等重大古建的新建和修復工程具有十分豐富的經(jīng)驗。定下了修復必須采用原有工藝,不能自己“創(chuàng)新”的基調(diào)。他們把能用的原有材料都收集起來,就是半塊甚至更小的舊羅磚,拼接后也要用上去,不足部分的磚瓦都采購自蘇州陸墓御窯,這里自古就是為皇家燒造磚瓦的御窯,目前故宮修復用磚瓦也全是這里提供的。由于年代久遠,宗祠外面的地面高于宗祠內(nèi)部,修復時,不是拆了重建,而是用6只千斤頂,在每間屋的柱子下整體抬升了68厘米,保持了建筑原貌。

  現(xiàn)在的王氏宗祠,仍為五楹四進,石庫門樓,匾額“王氏宗祠”,兩側楹聯(lián)為:“五馬家聲遠,三槐世澤長”。每進屋脊依次為“龍鳳戲珠”、“麒麟送子”、“吉祥如意”、“萬古長青”吉祥雕塑頭進中間為禮廳,供奉始姓祖周靈王太子王晉(字子喬)石雕坐像;二進為三槐堂廳,三槐始祖王旦(字子明,號文正)大型雕塑坐像居中央,右側房為賢哲展廳,左廂房為江南大儒錢振鍠抗戰(zhàn)時期避亂王氏宗祠的展廳;三進為槐蔭堂廳,正面正中為南渡始遷祖王子高大型雕塑坐像,右為中沙祖王吾大型雕塑坐像,左為中沙禮嘉橋支祖王真一大型雕塑坐像,大廳兩側分別補壁王氏家訓及家規(guī),三進前大天井兩側為碑廊,右側為先祖像贊,左側為修祠續(xù)譜功德碑廊,岳飛《題王氏宗譜跋》和常州市武進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吳之光撰寫的《周陳王氏修繕宗祠碑記》、《錢振鍠先生丁丑避難紀念碑記》以及《宣統(tǒng)辛亥祠堂田產(chǎn)清單》殘碑均展示于此;后進槐恩堂,供奉列祖列宗神位之處。

  精美的磚雕和木雕也是王氏宗祠的一大特色,內(nèi)容有飛鳥花卉、山水人物,構圖講究,刀法細膩,都是典型的江南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欣賞價值。

  遠遠望去,馬頭墻,粉墻黛瓦,磚雕門樓,飛檐重脊,在藍天映襯下,訴說著昨日輝煌,不禁讓人遙想當年風光。今天重修一新的王氏宗祠又是一番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