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年(1915)第10修木刻本,始修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隆慶、嘉靖、崇禎三修,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五修。
始祖,戰(zhàn)國趙國將軍趙奢,封地馬服,子孫以地為姓。
開宗始祖,奢十二世孫漢伏波將軍馬援為第一世。
遷溧始祖,馬訓,號南平,扈從晉元帝南下,為東晉,任南海太守。在平陵(溧陽)車門里,封忠順侯,葬諸杰村西。至宋馬秀夫贅羅村羅氏,改姓羅,孫羅子富歸宗復姓,村亦改馬家村。明代為平陵望族,有“一門五進士、兩世四魁元”進士牌坊。五進士為馬性魯、馬從謙、馬一龍、馬震章、馬成名。
明代著名書法家、詩人、農(nóng)學家馬一龍。清順治十八年狀元馬世俊,為翰林院修撰、侍讀,著有《十三經(jīng)匯解》、《禹貢注》、《理學淵源集》、《匡庵文集》、《匡庵詩集》、《華陽游志》、《李杜詩匯注》等。今溧陽市在天目湖畔建狀元閣,為馬世俊建漢白玉雕像,為之紀念。
本宗繁衍:蘇南及新疆、青海、陜西、北京、上海等地?,F(xiàn)任青海省副省長馬培華為本宗第五十四世。現(xiàn)至五十九世。
本譜印32部,僅存一部,由別橋鎮(zhèn)李家壩馬鎖凱完整保存。